坐國際線的飛機飛往遠方的國家,是冗長又無趣的歷程。不過,只要每個人座位前都有屬於自己的小螢幕,我光是看螢幕上顯示飛航資訊就可以看出不少趣味 - 即使這些飛航資訊大多是好玩的,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– 不是開飛機的人即使知道了也不能做什麼呀。
飛行過程除了幾個特定的時間點,其他時候多半感覺不出飛機有在移動,和呆坐沒有什麼兩樣。結束登機,旅客都坐定位,艙門關閉,飛機終於開始緩慢移動的那一刻相當令人興奮 – 經過兩小時的check in、海關、行李檢查、候機、登機的過程,終於要出發了!此時隨著飛機像遊覽車般在寬大的滑行道上緩慢移動,會開始播放的是緊急逃生的影片。雖然我根本沒有注意過其中的內容,還是會盯著螢幕,注意它到底什麼時候結束,因為影片的結束,就代表著即將進入最令人興奮的一刻 – 起飛。影片結束,出現飛航資訊:
離目的地之距離:9617公里
出發地當地時間:10:40上午
預計到達時間:16:35下午
所餘飛行時間:12:55
都是令人感到無力的訊息。好長的距離,好久的時間。飛機還在緩慢滑行,登機口離跑道似乎有很長的距離。像波音747如此一個龐然大物,緩慢移動的時候更顯得它的笨重。
同樣的訊息切換為英文和法文出現過後,下一頁的訊息就比較有意思了:
已飛行距離:0公里
速度:24公里/時速
飛行高度:6公尺
機外溫度:28攝氏度
飛機停了下來,速度變成0公里/時速,停在跑道的頭端。引擎開始怒吼,語言也切換成英文。我就直直盯著速度那欄看:
Speed: 0 mph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