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艙是幽暗的密閉空間,又加上時差,所以在機艙裡會完全失去時間觀念。睡一覺起來,還在迷迷糊糊的狀態中:我睡了多久?現在是幾點?到哪裡了?

  離目的地之距離:4796公里
  出發地當地時間:17:11下午
  預計到達時間:16:35下午
  所餘飛行時間:6:24

  所以是飛一半囉。雖然仍是很長的距離、很長的時間,畢竟已經少了一半,這頁的訊息不像剛出發的時候那麼令人無力了。

  已飛行距離:4815公里
  速度:937公里/時速
  飛行高度:10700公尺
  機外溫度:-51攝氏度

   這頁的訊息好像沒有什麼意義。旅客知道這些有什麼用處呢?那又為什麼每家航空公司的飛航資訊都會顯示這些訊息?我想,應該是讓旅客感覺到人類文明所創造出來的飛機是很偉大的(所以航空公司也很偉大)。竟然可以在短短幾小時內飛行四千多公里的距離,用接近音速的速度推進,還可以身處超過10000公尺的高空 – 因為「我們的」飛機,把這一切不可思議的事都變成可能 – 多偉大!順便暗示:「不必擔心,一切狀況都在我們的掌控下。」那又為什麼顯示「機外溫度」呢?在一萬公尺左右的高空,氣溫大約是零下40~60度間,是除了極地以外,地表非常罕見的低溫。可是知道這個做什麼?我猜想,這是為了要讓旅客意識到,僅僅薄薄一牆之隔,看似美麗的窗外夜空,其實是能把人瞬間凍成冰棒的酷寒。相形之下,機艙裡的空間顯得非常溫暖,提醒旅客,大家都正在受到這架飛機的保護!

  切換到地圖。嗯,飛機正飛過加拉千達(Karaganda,哈薩克城市)的上空,地圖上有鄂木斯克(Omsk)和新西伯利亞(Novosibrisk)兩個俄國的城市。我們正在和陌生國度的陌生城市,在這個時間點上重疊在同一個平面上的同一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