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模仿一個來台灣學中文的外國人的語氣,寫成一篇中文作業。


  來台灣也兩個月了,天氣越變越熱。不過在台灣即使是夏天,天還是很快就黑了。果然是熱帶地方啊!不像在BC,夏天到了晚上九點十點天還是亮的。

  今天是好像是某個節日,所以雖然是星期四卻放了一天的假。聽Hao說,今天是台灣三大傳統節日其中一個,好像叫做「端午節」吧。「端午」是什麼意思?Hao說他也不知道,「端午」好像只用在稱呼這個節日,不用在其他的地方。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叫?他說他也不太清楚為什麼。那「端午節」到底是一年的什麼時候?我就沒有再問了,只知道不是每年的528日,也不是每年五月最後一個禮拜四。剛來台灣的時候有人跟我解釋過什麼是”lunar calendar”,可是我聽得不是很明白。台灣明明用的是和我們一樣的日期時間,為什麼節日卻又要用這個”lunar calendar”來定呢?算了,這個問題已經被我放進”I never know”的區域。關於台灣的事情,我搞不懂的真的好多好多,台灣真是個奇妙的地方啊!我又問,為什麼這天會是節日呢?Hao想了一下,說好像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的一個詩人叫做屈原的……喔,喔,可是這裡不是台灣嗎?為什麼要紀念中國古代的人呢?我看到Hao臉上的表情變得很奇怪,叫我別再問這個問題了。好,好,台灣和中國到底是什麼關係,我以後也應該放進”I never know”裡面。

  端午節要做什麼?他們都說要划龍舟、灑雄黃酒、掛香包、插艾草菖蒲(?)……可是我都沒看到啊。倒是很多人在吃一種東西,是用竹葉包的米糰子,那個米比平常吃的米顏色更深,口感也不一樣。(我來台灣以後,兩個月吃過的米大概比以前的兩年加起來吃的還多吧!他們真的很喜歡吃米,每餐都有。而且台灣的米很黏又很有彈性,不像我以前吃過的米都乾乾的。)有鹹的,有甜的,有加各種配料像香菇、花生、蛋黃、肥肉、栗子……也有什麼都不加就只是一團米的,但是一定要用竹葉子包起來,然後一定要用蒸的蒸熟就對了。我忘了那叫什麼?好像叫「粽」吧。在台灣,奇怪的食物好多好多,令我大開眼界,都是以前在中國城吃不到的。我回國以後一定要開一家台灣餐廳,賣這些奇奇怪怪的台灣食物,也要賣那個「粽」。「粽」很好吃所以昨天我一下子吃了八個,然後今天一整天肚子都不舒服,我才知道原來在台灣看醫生都不用預約的呢!而且看一次醫生拿了三天的藥,居然只要十美金而已,也太便宜了吧!醫生還會講英文,台灣真的是好地方呢!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r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